本報訊(記者 趙秀紅)11月27日上午,在“首屆教育局長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說,科學教育不是簡單的“科學+教育”,也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更不是一門簡單的綜合性課程。科學教育本身是一種養(yǎng)成性教育。
“起源于西方的科學教育原本試圖構建科學、技術、社會融為一體的教育模式,傳播科學知識、教授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思維、理解科學精神。我們需要正確理解科學教育的內涵?!蔽湎蚱搅⒆銜r代科技前沿,分享了親身參加的豐富生動的科學教育故事,由此解析了科學教育理念。在他看來,科學教育本身是一種養(yǎng)成性教育。例如,我們讓學生學數學,并不一定是讓他將來成為數學家;我們讓學生學語文,并不一定是培養(yǎng)這個學生未來去當作家。同理,科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養(yǎng)成像科學家一樣的思維習慣,掌握科學的方式和方法,以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進而成長為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我們要教育和引導孩子們,成功是不可復制的,鼓勵他們做最好的自己?!蔽湎蚱秸f,即使今天把愛因斯坦復活,請到校園里講一次報告,學生們聽后也不會再成為愛因斯坦;同樣,聽了比爾·蓋茨成功之路的演講,學生們也不會成為比爾·蓋茨,“我們樹立榜樣并不是讓孩子們重復別人的道路,因為時代發(fā)生了變化,應該讓孩子們在新的和更高的平臺上發(fā)展和成長,不要迷信榜樣的力量”。
武向平院士表示,實施科學教育之路漫長,我國正在推動建立校內和校外(如政府、家庭、科研場館等)結合,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覆蓋,具備中國特色的科學教育體系。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在10—20年內,能夠培養(yǎng)出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再經過15年時間,他們其中的少部分人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科技精英,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發(fā)揮引領作用。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30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r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