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開封市金明中學的操場上,8公斤的石鎖在一名學生手中翻舞,眾多學生圍觀喝彩。這是該校石鎖社團定期展示訓練成果的場景。
撂石鎖,是一種古老的武術功力項目,被稱為“中國式舉重”。練習者手持石鎖讓其從拳到肩、躍頂穿襠,有很強的觀賞性,能夠極大地鍛煉身體的柔韌性、靈敏性和平衡性。產生于唐宋時期,一直在開封流傳延續(xù),是開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金明中學石鎖社團負責人鮑峰從12歲就開始練習,如今36歲,是石鎖非遺項目開封第四代傳承人。輾轉3所學校任教的他,一直都在做著石鎖的傳承與推廣。
一開始,偌大的操場只有鮑峰一人在練習,因為怕砸著,學生都只是遠遠地圍觀?!皬淖畛醯?人,到如今每屆社團都能招來20多人。”逐漸地,不少學生從疑慮到鼓起勇氣嘗試,再從基礎的臂力、腰力基礎練習到拋、接、舉、甩等動作的技巧訓練。
近年來,鮑峰帶領隊員摘得河南省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金牌、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銀牌等,在今年走上了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全國全民健身大拜年展示主會場的舞臺。
像鮑峰這樣身懷“功夫”的體育老師,在開封還有很多。開封市回民中學教師穆龍是查滑拳市級非遺傳承人,他2017年從河南大學畢業(yè)后回到母校任教,成立了武術社團。社團成員連續(xù)多次在河南省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中摘得團體金牌并在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中獲銀牌。
近年來,開封在落實中小學設置教練員崗位中,重點推進武術、田徑、三大球、圍棋項目在中小學的開展,吸引了一批武術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發(fā)揮積極作用。
同樣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長拳、五步拳、一路拳等在開封各學校開展得更為普及。從2016年以來,近10年的時間,謝欣、李廣宇、陳亞星等一批具有武術功底的體育教師把這些非遺武術項目普及給了更多的中小學生。
2024年,開封市共命名了77所市級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學段間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貫通式培養(yǎng)通道,2025年計劃再命名23所市級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總數(shù)將達到100所?!按伺e不僅實現(xiàn)了全市武術特色校之間定期開展合作訓練與交流,并為擁有武術特長的學生暢通了升學渠道,夯實了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塔基,也為更多青少年在校園中認識非遺、學習非遺、傳承非遺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遍_封市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昱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5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r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