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我喜歡吃芒果,我最愛畫畫,我們一起做朋友吧!”
“你愿意和我一起下象棋嗎?”
“原來你也喜歡踢足球!”
老師們,你們是否想象過,這樣簡單又真誠的對話背后,藏著多少孩子們初次交友的喜悅與探索?我是一位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拉拉手 交朋友》一課的試教過程中,我被這些純真的瞬間感動了。我深知,我所開啟的,是這些剛入學不久的孩子們的嶄新的友誼之旅……
真實案例:一年級小朋友的“交往第一課”
首先,我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大圓圈進行“找朋友”的游戲。隨著音樂響起,孩子們興奮地在教室里四處走動,他們的眼睛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每個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尋找與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小伙伴。音樂停止時,他們開心地拉起朋友的手,分享自己的喜好。這個簡單的游戲讓孩子們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讓他們學會了如何主動與他人交往。
小學階段是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他們正處于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需要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節(jié)奏。同齡伙伴之間的互動交往,不僅有助于拓展認知領域,提高交往能力,也有助于他們在友誼關系中獲得情感上的愉悅和滿足,發(fā)展同理心和情感認知能力。因此,《拉拉手 交朋友》這一課不僅是一堂關于友誼的課,更是對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一次全面引導。
引導學生喜歡和同學交往、融入集體生活是《課程標準》中“入學教育”學習主題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要指導學生感知并學習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盡快適應新的人際交往,培養(yǎng)與同伴友好相處的道德修養(yǎng),發(fā)展健全人格。
課堂中,我通過模擬真實的社交場景、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會主動交流、友善待人,為入學適應奠定基礎。同時,我特別關注班級中交往能力較弱的孩子,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達和認識他人的機會,并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積極的交友體驗,增強交往自信。這種素養(yǎng)立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然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教育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同時,新修訂教材還融入了豐富的知識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如交往技巧、傾聽與表達等,讓學生在“玩”中掌握知識,在實際交往中更加自信、從容地應對各種情況。對于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新修訂教材則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方式,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提高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學生體驗:原來交朋友是這么開心有趣的事情
新修訂教材設計的“網小魚”“友誼花兒開”“搭起友誼橋”等游戲,都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友誼,如何關心、尊重和幫助他人,將“喜歡和同學交往”“融入集體生活”等要求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教師只需依托教材,輕松地組織活動,就可以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參與體驗中獲得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上課前,我和孩子們聊了關于“交朋友”的話題。發(fā)現(xiàn)這些入學不久的孩子對“交朋友”充滿了期待,他們眼中閃爍著對新友誼的憧憬。課堂上,通過參與游戲活動、互動交流,他們的表現(xiàn)從羞澀逐漸變得自信。那一張張自然流露的純真笑容,一雙雙緊握在一起的小手……讓整個課堂充滿了溫馨和諧的氣氛。
我還觀察到,那些原本交往能力稍弱的孩子,在同伴的感染和游戲的樂趣中,逐漸敞開心扉,展現(xiàn)出他們的活潑與可愛。這樣的變化讓人欣喜!課后,我又和孩子們聊了上課后的感受。其中一個平時比較沉默寡言的孩子對我說:“雖然一開始覺得有點緊張,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交朋友原來是這么開心有趣的事情!”這句話讓我深感欣慰,也證明了孩子們在課堂上的體驗是真實而深刻的。
每次經過孩子們身邊,看到他們三三兩兩地手拉手,肩并肩地走在一起,一起玩著我們上課玩過的游戲,相約著一起去衛(wèi)生間……我就知道了,孩子們對新的校園生活已經逐漸適應,因為這里不僅有他們日漸熟悉的班級、校園,更有他們可親可愛的好朋友。
教師心聲:教材是我們教學中的知心伙伴
深入研究教給誰、怎么教的問題,是教材使用中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這次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對于我們而言,有一種遇到“知心伙伴”的感覺。
在教學《拉拉手 交朋友》這一課時,我嘗試用更生動、更大膽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參與游戲中。比如,做自我介紹時,可以更有創(chuàng)意地介紹自己;以畫一畫“友誼花瓣”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活動體驗;表演繪本故事中的角色等。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光芒,臉上洋溢的笑容。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誼關系,更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潛力和價值。
而所有這些活動,新修訂教材都有清晰的目標和提示,我們在教材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微小的調整或者拓展即可,教學的旅程就如同與這位“知心伙伴”攜手同行。在集體備課中,同教研組的教師也由衷地感嘆:“新教材對于我們真的很友好哦!為我們提供了這么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方法,這樣我們上課不僅有效,而且很輕松!”
教師們都表示,將繼續(xù)探索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充分利用新教材優(yōu)勢,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有趣、有料、有意義的課堂體驗。(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qū)云帆小學教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yr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